一、11月行情回顾
1、雨雪天气助力 猪价筑底后反弹
11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先跌后涨。至11月3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涨至16.63元/公斤。
11月第一周全国生猪均价延续10月行情,处于持续下跌,跌势延续了4个月,相比今年最高价,下跌近3元/公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两省主流出栏价跌至15.2-15.6元/公斤,辽宁出栏价稍高0.4元/公斤;河南、河北主流出栏价在15.5-15.8元/公斤;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苏、四川等省份当周均有0.2-0.3元/公斤不等的跌幅。
随着北方雨雪天气的到来,各地气温突降,天气因素对生猪出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屠企收购有一定难度,而且产生备货打算,11号开始,东北、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猪价出现小幅上涨。全国猪价上涨趋势一直延续到30号,期间北方地区随着天气好转,猪价出现震荡,而南方地区则稳中慢涨。截至30号,东北外三元主流出栏价涨至16.0-16.4元/公斤;河北地区主流价在16.0-17.0元/公斤;浙江标猪主流价在16.6-17.4元/公斤;广东16.2-17.2元/公斤。
2、养殖成本升高 猪粮比保持高位
11月玉米价格触底反弹,与上月相比均价涨幅在110元/吨。起到推动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是东北新玉米临储收购的开启。数据显示,山东潍坊地区14%水分二等玉米收购价格月初仅为在1750元/吨,而目前已经涨至1900元/吨。近期的雨雪天气也是导致各地玉米价格上涨的另一因素。11月的豆粕价格与玉米走势相反,价格持续下跌,中下旬出现小幅反弹趋势,不过预计未来维持弱势运行概率较大。
对于养殖业来说,目前的玉米、豆粕价格均处于低位,饲料企业并未因玉米价格上涨而提升饲料价格,因此养殖成本方面并未受到影响。
据数据显示,玉米价格一个月上涨117元/吨,从整个11月的情况来看,玉米价格涨幅要大于猪价,因此猪粮比相比上个月有所下降,月中玉米价格的跌幅与猪价涨幅相当,猪粮比持续稳定在8.12:1左右,月末猪价涨幅加快,猪粮比又出现小幅度的提升。
虽然猪粮比来衡量养殖利润有其不合理之处,特别是10月份新猪价调控预案的发布,更加显出猪粮比的怪诞之处,但目前我们仍要关注这一指标,它决定着政府的政策干预。
二、11月重大事件影响
1、 进口肉再次敲响警钟
11月21日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启用后迎来首批海陆联运进口肉类,此批运抵的24吨冻猪肉来自英国,经海运至天津港,检疫后直接经公路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运抵河南进口肉类口岸。该批英国冻猪肉由河南众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经过一系列检验检疫合格即可投放市场。此批运抵的进口猪肉,大幅降低了企业进口肉类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