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腊八一过,春节就进入了倒计时。南方的腊肉,北方的杀猪菜都会在此时隆重登场,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猪肉消费旺季。不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已逐渐被日常化,消费旺季这一概念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更有甚者,2013年和2014年,生猪价格在消费旺季里不断下行。今年的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那在今年的消费旺季里,猪肉消费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带着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部长刘通。
猪价上升 生猪上市量倒挂
“进入1月份以来,我市场的白条猪肉价格在不断攀升,目前的最高价格是11日的每斤11.65元,截至1月15日,1月份白条猪肉平均价格是每斤10.98元,与2015年1月份的每斤7.73元相比,提高了42.04%,年同比涨幅十分明显。”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刘通开门见山地回答。据了解,新发地市场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市场统计部的负责人,刘通每周都会对市场动态进行总结和分析,每个月再进行一次汇总,对这些数据他再清楚不过了。
刘通介绍,每年猪肉的消费高峰其实在春节前十天左右,白条猪日均上市量最高峰时能达到每天4000多头,而在春节后,每天的销售量仅为几百头。然而,今年1月以来,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还不到2000头,比去年12月还低,更奇怪的是,去年12月的日均上市量又比11月下降了19.2%。“在肉类消费旺季,历年12月的上市量均超过11月,包括生猪供应偏紧的2011年,而去年12月,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却不升反降,这是不正常的。”刘通分析,这说明供应环节出现了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在生猪生产方面,存栏量环比是增加的,同理,白条猪的供应也应该是增加的。“但是,如果白条猪上市量随之增加,肉价就不能维稳,甚至会下降,所以只有减少白条猪上市量才能促成肉价上涨。”刘通认为,屠宰场和养殖场(户)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屠宰场会采用压量涨价的手段,减少收猪的数量,而养殖场(户)也会因为生猪价格的上涨而惜售。“屠宰场和养殖场不谋而合,联手推动了1月肉价的上涨。”
对于年前的白条猪肉价格,刘通还有一定的预期:“现在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还没有到达严格意义上的高峰,因此白条猪的价格肯定还会有所上涨,但日上市量应该不会超过往年的高峰4000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