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消费短期难获提振
自2006年以来,生猪价格两次周期性上涨期间,玉米价格均出现了同步跟涨,2007年和2011年猪价大涨,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但去年猪价拐点出现后,玉米价格并未同步跟涨,反而出现了大幅下跌,这无疑是生猪市场的一大利好。
据了解,去年养殖户的玉米采购均价为2.29元/公斤,较2014年的2.45元/公斤下跌了6.53%。从全年走势看,玉米价格自2015年年初至8月中旬,一直在2.4元/公斤附近窄幅振荡,年度高点接近2.5元/公斤,之后便开始连续大幅下跌,直至11月20日前后跌至1.9元/公斤左右,累计下跌24%。虽然同期猪价也出现回落,但玉米价格跌幅远大于猪价,猪粮比价进一步上涨。
2008年和2014年,猪饲料价格持续走高,而猪肉价格连续下跌,是生猪养殖亏损的主要原因。而去年以来饲料价格下跌,生猪价格不跌反涨。据上述大型养殖企业负责人介绍,“去年这个时候玉米价格1.2元/斤,今年是0.8元/斤,麸皮去年同期1.02元/斤,今年是0.6元/斤,豆粕去年同期4000元/吨,今年是2800元/吨。”
“每个阶段的猪料配比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1吨猪饲料需要1200斤玉米和500斤豆粕,再加部分精料和麸皮。去年下半年这些原料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这也是养殖户由亏损转盈利的重要原因。”该负责人说。
生猪的存栏情况与豆粕价格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生猪的需求上来了,对豆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豆粕的价格将上涨。
如今生猪存栏率过低是制约豆粕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截至2015年11月,我国生猪存栏量3.88亿头,比去年二季度存栏率仅有0.88%的增幅,比上一年下降10%。养殖户在生猪价格处于高位时并没有大规模补栏,过低的存栏率反映出市场并不看好今年的生猪消费,对豆粕价格也难以形成利好。
“2016年生猪存栏量不会出现大幅回升,生猪价格或将维持在当前水平。仔猪大约出栏一般需要6—8个月之间,若此时补栏,对豆粕价格的利好最快也需要到2016年中期才能显现,今年上半年豆粕消费转暖比较困难。”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告诉记者。
上述受访人士预计,如果2016年生猪价格保持在7.5—8.5元/斤,养殖盈利将维持在300—500元/头,这一状态有望保持到2016年年底,并将是生猪养猪利润水平“最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