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进口猪肉现在价格比国产猪肉具备低价优势,会大批进口猪肉吗?
巴西、丹麦、美国猪价只有5.7元/kg、6.1元/kg、6.8元/kg,进口猪肉到岸价14元/ kg左右,而国内白条出厂价高达25元/kg以上,是进口肉的1.8倍。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我国猪肉进口17.14万吨,同比增加76.0%,连续6个月单月进口数量超过7万吨,与去年平均每月4-5万吨的进口量相比,最近两个月的进口量超一倍。分析指出,国内外猪肉存在比较大的价差,是养殖成本不同造成的。
据悉,2015年冻猪肉进口不到80万吨,加上猪杂碎80多万吨,加起来160万吨左右。2015年我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进口占比非常低。
对于大批进口猪肉,农业部表示:
①大量进口猪肉不必要。中国自身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2010年开始,我国猪肉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
②大量进口不合适。生猪产业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民,近4000万户的养猪户,加上上游饲料工业,下游的屠宰、运销产业,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不适合采用大量的进口替代国内猪肉;
③大量进口不可行的。现在世界猪肉贸易量700万吨左右,日本、韩国、墨西哥等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每年进口量400多万吨,剩余的可进口的猪肉不超过300万吨。而猪肉是我国最主要的肉食品,肉类结构中有64%是猪肉。2015年猪肉人均占有量40公斤。如果中国猪肉出现大缺口,靠进口是解决不了需求。
9、我国生猪产量大体情况怎样?
①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期间猪肉的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
②质量安全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了;
③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的局面有很大的改观;
④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
农业部表示,猪肉价格大涨大跌也主要在第四点,保障均衡供给难度也在此。
10、2017年猪价走势如何?
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全国猪价依然居高不下,活猪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54元,猪肉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9.67元,这一价格创下五年来的最高纪录。距离上一轮最高峰值,就是2011年30.41元/千克的历史高点非常接近。
关于猪价,农业部、商务部均分析认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