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压栏惜售的质疑 当前猪价是否存在异常呢?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2016-05-13 09:30:56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从屠宰场到养殖户,一家独大问题多


  3月份,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各方对于屠宰企业的话语权提出了“意见”。而此次,风水轮流转,彼时弱势的养殖方一家独大,屠宰企业此时则压力倍增,颇感无奈。


  有屠宰厂近期对刘通“抱怨”话语权尽失。2015年,当屠宰量下降时,屠宰企业在对上游养猪人的生猪收购、和对下游消费者的销售环节皆有较强话语权。甚至曾出现过毛猪低价,白条肉涨价的盈利局面,几乎掌控了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权。


  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面对坚挺的毛猪价格,屠宰厂不仅在毛猪的收购过程中丢失了话语权,在白条肉销售的过程中也丢失了话语权。在产业链利益分配中完全被动,导致其利益受损。


  冯永辉对于屠宰场窘境况概括道,“当前屠宰企业高价收猪,低价卖肉,亏。”


  对此,刘通比较在意屠宰场“收猪难”这一现象。他认为,一方面,当前信息通畅,养殖户对毛猪定价相似,低价或因此难寻。但另一方面,养猪场在毛猪的销售中或已形成价格联盟,“每个地区的毛猪,几乎实现了统一价格,没有低价毛猪。”


  据他介绍,在近期猪肉供应链中,养猪场处于空前的暴利状态,“养猪场每出栏1头毛猪,获利千元以上,现在1个月或者2个月的盈利就可以抵消此前1年的亏损。”反观屠宰厂,则进入亏损状态。


  同样,当前没有话语权的销售商,也处于潜亏状态——销售商加价空间窄,消费者对高价有抵触情绪,销量亦下降。


  显然,当前这猪市的“春天”,仅仅是养殖户的“春天”。现在,在养猪产业链中,养殖户的角色刚好和一年前屠宰企业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在去年,当屠宰企业拥有定价权、一家独大时,另外两方也是一片惨淡,当时,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屠宰企业对价格的影响


  “利益分配不均是一个老问题。”冯永辉对此表示,行业处于过渡期,养猪行业自身,甚至整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利益分配、风险机制的弊病频频暴露——猪多,养殖方日子不好过;猪少,屠宰企业日子不好过。例如,去年是养殖户的“冬天”,今年是屠宰企业的“冬天”。


  如此反复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行业境况,让人颇感无奈。但令人期待的是,《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近日由农业部印发了。


  对于这份“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冯永辉表示,看到的不仅仅是生猪产业规模化的扶持政策,还有政府“青山绿水”的决心,明确划分了生猪产业布局。他期待当前一些弊病,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发展中得以解决。


  实则,近年来,政府一直在鼓励规模化养猪替代传统散户养猪,部分企业的成功,为养猪人指了出路,但初起步的规模化也暴露了些许问题。


  如刘通所质疑“收猪难”中的价格联盟行为。他认为,几年前,国家为通过规模养殖稳定猪肉供应所扶植的一批养殖企业,部分现或已成为价格上涨的“风向标”,“养殖场占尽利润,屠宰厂、经销商无获利余地。这是一条不可持续、不健康的供应链。”


  对此,冯永辉也有担忧,政府调控的目的是防止暴涨暴跌,但若完全将小规模家庭养猪户挤出市场,也就意味着,当前完全自由、充分的市场竞争将逐渐过渡到优质企业竞争,甚至寡头竞争,届时将非常容易形成价格联盟,广大消费者利益或将受损。暴涨暴跌的问题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价格方面,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防止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