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说我看好后期猪价的理由,并推测这个周期的高峰在哪里,峰顶有多高。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也是我作为生产经营的依据,只作分享,不做投资建议。压栏有风险,你的猪你做主。
一、大周期的峰是怎样形成的?
大周期的峰与谷是资本逐利与避险形成的,养猪转型时期,资本结构调整,由农副产品业余养猪,往零散资本兼职养猪、小资本专业养猪、大资本现代化规模养猪过渡,不同资本更替竞争与不同资本的特点使得峰与谷的变化更加复杂,如第1-2周期峰谷不明显,第3-4周期每个周期一谷一峰,第5周期两谷一峰,这个周期多谷多峰。大周期的峰与谷的变化以能繁母猪的增减为基础,并受国家政策、经济形势、人口及收入增减、心理预期的影响。
12、13年养猪微利,14年全年亏损,造成14年和15年能繁母猪的惨烈淘汰,使15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十几年的最低水平,而人口和收入在增加,经济仍呈正增长,人口政策释放红利,货币环境宽松,这样的大背景注定今年是高峰年。随着最严环保法的实施,15、16年的猪场强拆更垒实了今年的高峰。
有人说官方数据不靠谱,但谁也拿不出更靠谱的数据。我们不看官方数据,从实际情况来看,15年6月以前养猪仍处于亏损期,养猪人没有动力补栏后备母猪。6-9月虽然盈利并一路上涨,但此种走势与13、14年非常相似,大部分人害怕后期下跌,对补栏后备母猪仍然无动于衷,甚至有不少人择机逃顶。我地3个乡镇去年没有增加一头后背母猪(替换淘汰母猪的除外),由此可以窥斑见豹。
去年5月份后后备母猪价格是上涨了不少,这是因为生猪整体价格上涨,导致替换淘汰母猪的后备母猪价格水涨船高。所以我觉得去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如官方公布的数据没有上升,仍呈下降态势,并达到了十几年的最低水平。所以今年是这个周期的高峰年完全可以确定。
二、小周期的峰是怎样形成的?
小周期的峰与谷是指一年内猪价的高峰与低谷,它主要是由气候、消费习惯、心理预期共同影响形成的,并随养殖结构的变化而变动。2009年以前,以农副产品业余养猪的散养户占主导地位,生产效率低下,饲养周期大多需要一年,猪价的高峰大多出现在冬至到农历正月,低谷出现在炎热的夏季。2009年以后,靠资本和专业人员养猪的专业规模猪场占了主导地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至半年左右,高峰往往出现在6-10月,冬至后猪价反而容易下降,并在3-4月形成低谷,在猪多的年份尤其如此。这个现象我曾戏称6409规律。
1、供给的影响。
供给主要受母猪发情率、受孕率、产仔率和崽猪成活率的影响,而影响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我在2015年9月20日《调整结构,稳夺丰收》的帖子里推理得出6-9月是标猪短缺时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断档期,12月至第二年3月是标猪丰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