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7月中、上旬主要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持平、下降的种类分别占比43%、30%、27%,上涨的种类有所增多,但除蔬菜以外其他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普遍不大。而猪肉价格环比回落,降幅达2%,羊肉、禽蛋类食品的价格小幅下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7月全国多地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生产、运输受到阻碍,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可能上行,对CPI有抬升作用。但随着天气好转,运输和生产恢复正常,极端天气并不会对未来CPI构成实质性影响。
有市场分析师指出,此次洪水虽猛,但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后续若天气平稳正常,食品价格也很难疯涨,产生通胀的几率并不大。
“与此同时,猪肉价格出现回落,猪粮价格也出现下降,生猪存栏量上升至37634万头,在接下来的季度猪肉价格可能还将有所回落。食品市场涨跌互现的情况,加上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收窄,综合分析,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2.1%之间,取中间值为1.9%,与6月基本持平。预计下半年CPI的运行还将趋于平稳,物价仍保持温和上行态势。”交通银行7月宏观数据预测报告中这样写道。
光大证券宏观预测报告指出,从宏观基本面判断,下半年猪肉、蔬菜对食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将略低于上半年,工业品消费品价格下行压力减小,服务价格刚性上涨将推动非食品价格继续维持平稳上涨态势。虽然下半年的极端天气现象可能多于往年,但这种影响多为区域性的、短期的,不会改变CPI整体温和上涨的局面。总体判断,下半年CPI涨幅与上半年基本相当,全年涨幅在2%左右。
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经济近期受国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政府需要加快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增强市场信息发布力度,有效监管,倡导理性,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中国经济增速在连续几个季度下跌之后有望在第三季度企稳,目前央行不太有宣布降息的可能,但预计下半年可能有1-2次的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