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两块给你带来的成本增加大概有多少?
胡基政:这块成本大概涨了50%左右。养猪这块现在基本上都是保本或者亏损状态。在低迷的时候大家都在挺,有一部分可能很难挺住,以后就被淘汰了。
胡基政说,去年生猪行情好,养殖户手里攒了些钱,等这些资金消耗完,估计就撑不住了。这种情况在养鸡行业中更加普遍,河北一家养鸡场的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利润被严重压缩,现在很多养鸡场干脆停产,观望行情变化。
养鸡场经理:现在养殖户的利润很低,老百姓养鸡的积极性不高,压力很大,到头来突然之间来一场疫病,那就不是挣钱而是赔钱了。你看我们河北省,养殖量下降很多,有很多养殖户现在都是“空舍”,都没敢养鸡,一直在观望。
与养殖业成本不断上涨相悖的是,我国市场上的猪肉、鸡肉价格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8月上旬,全国猪肉价格持平,而鸡肉价格都却出现了0.1%到0.3%的降幅。在养殖户不断停产、供应不断减少的背景下,这种低价格还能维持多久?成本上涨何时会传导向终端市场?又是否会带来通胀抬头?
中华肉业网总编何中华认为,当前的这种低价格并不会持续很久,他以生猪生产为例,成本上涨的压力近期就会在终端市场体现出来。
何中华:这次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今年年初仔猪特别少,会造成供应不足,再加上今年的养殖效益低下,更加速了一些中小养殖户的退出,那势必造成短期的供应不足,所以传导到现在,应该就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是有一个上涨了,我担心这一轮的上涨幅度会比较大,可能在30%-50%。
在我国的CPI统计中,食品价格是所占权重最大的一块。不少人担心,随着今后猪肉、鸡肉价格的上涨,CPI也会告别前期不断走低的趋势,再次抬头。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由于下半年翘尾因素将大幅减弱,再加上食品价格上涨,CPI在四季度会有所抬头,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干预下并不会太严重。
范建平:到四季度,有可能单月的CPI同比和环比涨幅都会有所回升,但是也不着太恐惧,因为7月份国际上玉米、大豆一下子涨了50%,但这个里面可能还是炒作的成分更多一点,真正的供求关系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国家上半年从国外进口的粮食相对比较多,加上这些年来国家粮食储备比较充裕,所以即使出现极端情况,国家如果及时干预,应该还是可以保持基本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