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母猪市价销售多赚800
5月9-16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肉猪价格走低,但是高州和化州当地的淘汰母猪价格比较稳定,“好一点的外三4.6元/斤,内三4.4元/斤,最差的也能卖到2.8元/斤,一头不死的淘汰母猪多能卖到1500元以上”。业内人士如是说。
在惠阳三和从事贩肉生意三十年的王志雄告诉记者,菜市场的母猪肉都是混着育肥猪肉一起卖,从没有人专门挂牌明示售卖的是母猪肉,“有的肉贩明明只代宰了一头猪,却在市场上卖了两头猪的肉,很明显他们有私宰老母猪。因为从屠宰场到市场的这段路由肉贩负责运输,这段路成了掺进私宰母猪肉的主要环节,掺杂后也无所谓挂牌不挂牌了。”随后记者在惠阳、高州、化州多地肉菜交易市场的走访印证了王志雄的说法。
根据定点屠宰规定,除了自宰自吃的猪,其他所有用于销售的猪必须在定点屠宰厂宰杀,包括淘汰母猪,并且经过检疫和肉品检验后才能出场。《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种猪和晚阉猪,应当在胴体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表明相关信息。上市鲜销母猪肉的市场经营业户需公示“两证”(肉品检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在档口明示相关信息。广州市屠宰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如果购买了没有明示或私宰种猪、晚阉猪肉,可向12315投诉维权,工商部门依据消费者权利保障法对经营者进行处罚。
所谓利字旁边一把刀,肉贩为何还乐于销售母猪肉?王志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0斤的淘汰母猪为例,如果不挂牌销售,按照普通育肥猪价格销售就可多赚800多元,行情好的时候还不止这个数。但是如果挂牌为母猪肉,肯定一斤都卖不出去,“现在没人愿意吃这种‘老奶奶’级别的母猪肉”。
食用淘汰母猪隐患多
淘汰老母猪与病死猪不同,管理部门并未禁止淘汰母猪交易。当事人遮遮掩掩为哪般?
“淘汰母猪的名声不好。”既在养猪场工作,又在屠宰场工作过十多年的广东信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余平告诉记者,由于淘汰母猪饲养周期比普通育肥猪长好几倍,体内激素含量高,膻味非常大,也没有像普通育肥猪那样执行休药制度,药残不好控制,检疫时也不会检疫这些指标,有些患慢性病的人很容易因为吃母猪肉发病,“淘汰母猪肉就不应该给人吃。”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郭善广也表示,母猪的基本价值就是用来生殖繁育,供人类食用的可利用价值很低,繁育场为了比较高的产仔率等,基本都会对母猪使用诱情、催情和催产等药物,相对而言母猪体内雌性激素比普通育肥猪高。虽然母猪体内雌性激素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减弱到正常水平需要饲养7-8年。国内养猪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淘汰周期大大缩短,往往是在产了5-6胎,饲养3年左右便将母猪淘汰,这个时候正是雌性激素、孕酮等分泌的高峰期。“人也是哺乳动物,作用机理相似,小孩肯定是不能吃这种肉的,容易早熟。”
此前,四川内江畜牧局副局长蒋政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建议养殖户在母猪下完崽后骟掉(去掉卵巢),养上半年左右再宰杀,这样肉质相对好些;不过,青少年最好不要长期食用雌激素含量较高的母猪肉,容易过早发育,突出表现为女孩子乳房过早发育,男孩子女性化。
按照周为民的说法,淘汰老母猪病较多,如关节炎、子宫内膜炎等,有的甚至有繁殖障碍、蓝耳病等,所以售价都比较低。但不论是淘汰母猪和残猪、僵猪,还是病死猪,老梁都照单全收,通常都是当天上门拉走,最迟不超过一天,“快死的就当场放血”。据介绍,与老梁打交道的猪场不少,其它猪不计,单淘汰老母猪他每月都能收200多头。
王余平介绍,猪场育肥猪和淘汰猪是卖给两拨不同的人,专门收淘汰母猪的人不管收的淘汰母猪还是僵猪都是私宰,大部分用来做灌肠和腊肉,基本没有加工厂会将育肥猪肉用来做灌肠和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