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破解“猪周期” 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思维

来源: 未知   2014-06-21 09:43:13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在市场博弈中,个体的理性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破解这一困境,不是要否定个体理性,而在于如何建立起一种激励兼容机制,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平衡。

  笔者以为,破解“猪周期”,需要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系统施策,综合施策。
 

  首先,继续加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进力度。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破解产业波动,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这种规模化应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度规模化。适度包括规模的适度和速度的适度。现在养猪业进入门槛很低,谁都能进,谁都能养,还有一些养殖场存栏动辄上万头甚至十万头。非理性的发展必然导致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因此,要鼓励发展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和现阶段产业实际的中小规模养殖。适度的速度,就是要考虑规模化养殖的推进速度与城镇化相适应。
 

  其次,加强生产信息监测,建立专业监测预警团队,培育权威发布窗口,提高信息引导水平。
 

  近年来,各相关部门都加强了生猪信息采集及发布工作,这些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对于引导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问题也很突出:存在只采不发或发布滞后现象,特别是针对生产者经营决策的信息服务不足;有关部门都热衷于市场价格监测,对生产监测的关注和投入较少,特别是生猪存栏结构等信息明显不足,对形势研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致使对生猪生产和市场流通的动态指导作用较弱;发布机构多,生产经营者面对众多信息难以抉择;专业研判团队力量弱,预警信息少。
 

  第三,完善生猪扶持政策。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国家相继推出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种补贴、冻猪肉储备等政策,但都不足以保证稳定养猪平稳发展。应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实施力度,发挥保险稳定生猪生产的作用,引导生产者合理规避风险。据了解,北京市从2013年5月开始,在全国率先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通过为养殖户确立一个最低收益水平,使养殖户即使在生猪价格过低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收入水平,能够继续留在生猪养殖业而不是退出,从而保持市场供应量相对平稳,避免价格剧烈波动。
 

  第四,应在完善现货市场功能的同时,鼓励探索多种交易方式发展,最终形成拍卖和订单结合、线上和线下并行、期货和现货良性互动的生猪市场交易体系。在完善生猪现货市场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仔猪、种猪电子拍卖的情况下,一是开展远期交易试点。在推进方式上,可考虑在全国选择有防风险需求的大型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和屠宰场作为远期交易的主体,以贴息贷款的方式提供交易保证金支持,鼓励其参与远期交易,起到稳定猪价和带动多方参与的示范效应。同时,通过建立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确定生猪宰后统一分等分级定价标准等,降低生猪交割风险,提高生猪远期交易的公信力。二是逐步推进生猪期货。目前我国上市生猪期货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应抓紧研究做好生猪质量标准制定、检疫检验实施办法和交割地点选建三项准备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